| |   | 亢 |  | 
 部首:亠
 部首筆畫:2
 部外筆畫:2
 總筆畫:4
 拼音:gāng , kàng , gēng
 注音:ㄍㄤ , ㄎㄤˋ , ㄍㄥ
 倉頡:YHN
 统一碼:4EA2
 卷別:〈子集上〉
 同文書局本:88頁,第4字 按此查閱
  武英殿本:374頁,第3字 按此查閱
  國語辭典:按此查閱
  网典:按此查閱
     
  唐韻  古郞切  集韻    韻會    正韻  居郞切,𠀤音岡。說文  人頸也。
 史記·婁敬傳  搤其亢。
 又  爾雅·釋鳥  亢,鳥嚨。
 註  亢卽咽,俗作吭。
 又  玉篇  苦浪切。星名。
 爾雅·釋天  壽星,角亢也。
 註  列宿數起角亢,故曰壽。
 史記·天官書  亢爲疏廟。
 春秋·元命包  亢四星爲廟庭,聽政之所,其占明大,則輔臣忠,天下寧。
 又過也,愆也。
 易·乾卦  亢龍有悔。
 正義  上九,亢陽之至,大而極盛,故曰亢龍。
 又旱曰亢陽。
 又極也。
 左傳·宣三年  可以亢寵。
 又强也,蔽也。
 左傳·昭元年  鄭太叔曰:吉不能亢身,焉能亢宗。
 又無所𤰞屈曰亢。
 唐書·崔信明傳  信明蹇亢,以門望自負。
 又督亢,龍亢,俱地名。
 又姓。明亢思謙,臨汾人,由翰林官至布政。
 又敵也。
 揚雄·趙充國贊  營平守節,屢奏封章。料敵制勝,威謀靡亢。
 又同庚。亢倉子。
 莊子  作庚桑子。
 
 
 
 《論壇交流》 
 | 
| |   | 𧰨 |  | 
 部首:豕
 部首筆畫:7
 部外筆畫:0
 總筆畫:7
 拼音:gèng
 注音:ㄍㄥˋ
 倉頡:PHHO
 统一碼:27C28
 卷別:〈補遺 酉集〉
 同文書局本:1568頁,第44字 按此查閱
  武英殿本:7493頁,第14字 按此查閱
  國語辭典:按此查閱
  网典:按此查閱
     
  海篇  古嶝切,音艮。聚也。
 
 
 《論壇交流》 
 | 
| |   | 𥔂 | 简化字:𮀲 | 
 部首:石
 部首筆畫:5
 部外筆畫:9
 總筆畫:14
 拼音:gèng
 注音:ㄍㄥˋ
 倉頡:MRPMM
 统一碼:25502
 卷別:〈午集下〉
 同文書局本:833頁,第7字 按此查閱
  武英殿本:3989頁,第6字 按此查閱
  國語辭典:按此查閱
  网典:按此查閱
     
  廣韻  古鄧切  集韻  居鄧切,𠀤音亙。石相連貌。
 
 
 《論壇交流》 
 | 
| |   | 䋁 |  | 
 部首:糸
 部首筆畫:6
 部外筆畫:4
 總筆畫:10
 拼音:gěng
 注音:ㄍㄥˇ
 倉頡:VFYHN
 统一碼:42C1
 卷別:〈未集中〉
 同文書局本:918頁,第3字 按此查閱
  武英殿本:4391頁,第3字 按此查閱
  國語辭典:按此查閱
  网典:按此查閱
     
  玉篇    集韻  𠀤同綆。前漢·枚乗傳  單極之䋁斷幹。
 註  晉灼曰:䋁,古綆字也。
 
 
 
 《論壇交流》 
 | 
| |   | 羮 |  | 
 部首:羊
 部首筆畫:6
 部外筆畫:9
 總筆畫:15
 拼音:gēng
 注音:ㄍㄥ
 倉頡:TGFMO
 统一碼:7FAE
 卷別:〈未集中〉
 同文書局本:953頁,第28字 按此查閱
  武英殿本:4552頁,第3字 按此查閱
  國語辭典:按此查閱
  网典:按此查閱
     
俗羹字。◎按說文从羔从美。
 
 
 《論壇交流》 
 | 
| |   | 耕 | 古文:畊 | 
 部首:耒
 部首筆畫:6
 部外筆畫:4
 總筆畫:10
 拼音:gēng
 注音:ㄍㄥ
 倉頡:QDTT
 统一碼:8015
 卷別:〈未集中〉
 同文書局本:962頁,第23字 按此查閱
  武英殿本:4597頁,第3字 按此查閱
  國語辭典:按此查閱
  网典:按此查閱
     
  唐韻  古莖切  韻會  古庚切  正韻  古衡切,𠀤音更。說文  犂也。古者井田,故从井。
 易·无妄  六二不耕穫,不葘畬,則利有攸往。
 禮·王制  三年耕,必有一年之食。九年耕,必有三年之食。
 山海經  稷之孫曰叔均,是始作牛耕。
 又  正字通  凡致力不怠,謂之耕。
 又假它事代食,若力田然,亦曰耕。
 揚子·法言  耕道得道,獵德得德,是獲饗也。吾不睹參辰之相比也。
 拾遺記  賈逵門徒來學,不遠千里,獻粟盈倉。或云:逵非力耕,所謂舌耕也。
 任彥昇·薦士表  旣筆耕爲養。
 唐書·王勃傳  心織而衣,筆耕而食。
 宋史·王韶傳  家酷貧,執卷不輟。家人誚其不耕。韶曰:我嘗目耕。
 又人名。
 史記·仲尼弟子傳  司馬耕,字子牛。
 又鬼名。
 山海經  東南三百里曰豐山,神耕父處之。
 張衡·東京賦  囚耕父於淸冷。
 註  耕父,旱鬼。
 又鳥名。
 山海經  西北一百里,曰堇里之山,有鳥焉,其狀如鵲,靑身白喙,白目白尾,名曰靑耕,可以禦疫。
 又琴曲名。
 張衡·思𤣥賦  嘉曾氏之歸耕兮。
 註  琴操曰:歸耕者,曾子之所作也。
 
 
 
 《論壇交流》 
 | 
| |   | 耿 | 古文:熲 | 
 部首:耳
 部首筆畫:6
 部外筆畫:4
 總筆畫:10
 拼音:gěng
 注音:ㄍㄥˇ
 倉頡:SJF
 统一碼:803F
 卷別:〈未集中〉
 同文書局本:966頁,第14字 按此查閱
  武英殿本:4613頁,第2字 按此查閱
  國語辭典:按此查閱
  网典:按此查閱
     
  唐韻    集韻    韻會    正韻  𠀤古幸切,音𦵸。說文  耳著頰也。
 又  廣韻  耿介也。
 馮衍·顯志賦  獨耿介而慕古兮。
 徐敬業詩  少年負壯氣,耿介立衝冠。
 又  韻會  不安也。
 詩·衞風  耿耿不寐。
 傳  耿耿,猶儆儆也。錢氏曰:耿耿,小明,心有所存,不能忘之貌。
 又光也。
 書·立政  以覲文王之耿光。
 又與炯通。
 晉語  其光耿於民矣。
 註  耿,猶炤也。
 又地名。
 左傳·閔元年  滅耿,滅霍,滅魏。
 註  平陽皮氏縣東南有耿鄕。
 括地志  霍晉州霍邑縣,故耿城,今名耿倉城,在絳州龍門縣東南十二里,故耿國。
 又  山海經  耿山無草木,多水碧。
 又姓。漢耿弇,耿况。
 又  集韻  俱永切,音憬。光也。本作炅。
 又  集韻  涓熒切  韻會  古熒切,𠀤音扃。明白也。
 又與𥳑通。幽州方言也。
 蜀志·𥳑雍傳註  或曰雍本姓耿,幽州人語謂耿爲𥳑,遂隨音變之。◎按說文耿,耳著頰也,从耳,烓省聲。杜林說,耿,光也,从光聖省。凡字皆左形右聲,杜說非也。徐鍇曰:凡字多右形左聲,此說或後人所加,或傳寫之誤,語載徐本說文。蓋許以杜說爲非,徐以許左形右聲爲誤。字彙正字通𠀤錄其說,而不折衷其是非,不知耿光也。以杜說爲優,至謂凡字皆左形右聲,與凡字多右形左聲,則許徐之說皆非也。周禮、六書賈公彥疏辨之詳矣。賈之言曰:書有六體,形聲實多。若江河之類,是左形右聲。鳩鴿之類,是右形左聲。草藻之類,是上形下聲。婆娑之類,是下形上聲。圃國之類,是外形內聲。闅𧗽辮戚𡌵贏之類,是內形外聲。形聲之等有六也,附記於此。
 
 
 
 《論壇交流》 
 | 
| |   | 𦛟 |  | 
 部首:肉
 部首筆畫:6
 部外筆畫:7
 總筆畫:13
 拼音:gěng
 注音:ㄍㄥˇ
 倉頡:BMLK
 统一碼:266DF
 卷別:〈未集下〉
 同文書局本:985頁,第3字 按此查閱
  武英殿本:4714頁,第2字 按此查閱
  國語辭典:按此查閱
  网典:按此查閱
     
  玉篇  居杏切  集韻  古杏切,𠀤音梗。玉篇  或作骾。食骨留咽中也。
 
 
 
 《論壇交流》 
 | 
| |   | 莄 |  | 
 部首:艸
 部首筆畫:6
 部外筆畫:7
 總筆畫:13
 拼音:gěng
 注音:ㄍㄥˇ
 倉頡:TMLK
 统一碼:8384
 卷別:〈申集上〉
 同文書局本:1033頁,第10字 按此查閱
  武英殿本:4944頁,第6字 按此查閱
  國語辭典:按此查閱
  网典:按此查閱
     
  集韻  古杏切,音梗。玉篇  草也。
 類篇  草莖。
 
 
 
 《論壇交流》 
 | 
| |   | 菮 |  | 
 部首:艸
 部首筆畫:6
 部外筆畫:8
 總筆畫:14
 拼音:gēng
 注音:ㄍㄥ
 倉頡:TILO
 统一碼:83EE
 卷別:〈申集上〉
 同文書局本:1039頁,第13字 按此查閱
  武英殿本:4971頁,第12字 按此查閱
  國語辭典:按此查閱
  网典:按此查閱
     
  韻會  居行切,音庚。篇海  草名。
 
 
 
 《論壇交流》 
 | 
| |   | 𦵸 |  | 
 部首:艸
 部首筆畫:6
 部外筆畫:10
 總筆畫:16
 拼音:gěng
 注音:ㄍㄥˇ
 倉頡:TSJF
 统一碼:26D78
 卷別:〈申集上〉
 同文書局本:1049頁,第15字 按此查閱
  武英殿本:5016頁,第11字 按此查閱
  國語辭典:按此查閱
  网典:按此查閱
     
  唐韻    集韻  𠀤古幸切,音耿。玉篇  芋莖也。
 博雅  芋莖謂之𦵸。
 
 
 
 《論壇交流》 
 | 
| |   | 𧀙 |  | 
 部首:艸
 部首筆畫:6
 部外筆畫:14
 總筆畫:20
 拼音:gěng
 注音:ㄍㄥˇ
 倉頡:TSFF
 统一碼:27019
 卷別:〈補遺 申集〉
 同文書局本:1566頁,第49字 按此查閱
  武英殿本:7488頁,第14字 按此查閱
  國語辭典:按此查閱
  网典:按此查閱
     
  篇海  音耿。芋莖也。
 
 
 《論壇交流》 
 | 
| |   | 𧋑 |  | 
 部首:虫
 部首筆畫:6
 部外筆畫:7
 總筆畫:13
 拼音:gěng
 注音:ㄍㄥˇ
 倉頡:LIMLK
 统一碼:272D1
 卷別:〈申集中〉
 同文書局本:1084頁,第19字 按此查閱
  武英殿本:5193頁,第10字 按此查閱
  國語辭典:按此查閱
  网典:按此查閱
     
  唐韻    集韻  𠀤古杏切,音梗。玉篇  蟲名。
 
 
 
 《論壇交流》 
 | 
| |   | 𧙸 |  | 
 部首:衣
 部首筆畫:6
 部外筆畫:6
 總筆畫:12
 拼音:gēng
 注音:ㄍㄥ
 倉頡:LMBM
 统一碼:27678
 卷別:〈備考 申集〉
 同文書局本:1616頁,第33字 按此查閱
  武英殿本:7675頁,第8字 按此查閱
  國語辭典:按此查閱
  网典:按此查閱
     
  金鏡  音庚。
 
 
 《論壇交流》 
 | 
| |   | 絚 | 简化字:𰬌 | 
 部首:糸
 部首筆畫:6
 部外筆畫:6
 總筆畫:12
 拼音:gēng
 注音:ㄍㄥ
 倉頡:VFMBM
 统一碼:7D5A
 卷別:〈未集中〉
 同文書局本:922頁,第15字 按此查閱
  武英殿本:4411頁,第1字 按此查閱
  國語辭典:按此查閱
  网典:按此查閱
     
  廣韻  古恒切  集韻  居曾切  正韻  居登切,𠀤音𢬎。緪或省作絚。○按俗譌作絙。詳上絙註。又古鄧切,音亙。
 楚辭·九歌  緪瑟兮交鼓。
 註  緪,急張絃也。一作絚。
 又  招魂  姱容修態,絚洞房些。
 註  絚,竟也。一作緪。
 又  後漢·班固傳  北彌明光而絚長樂。○按絚,  文選  作亙。善註:亙與絚古字通。
 
 
 
 《論壇交流》 
 | 
| |   | 賡 | 简化字:赓 | 
 部首:貝
 部首筆畫:7
 部外筆畫:8
 總筆畫:15
 拼音:gēng
 注音:ㄍㄥ
 倉頡:ILOC
 统一碼:8CE1
 卷別:〈酉集中〉
 同文書局本:1209頁,第25字 按此查閱
  武英殿本:5787頁,第6字 按此查閱
  國語辭典:按此查閱
  网典:按此查閱
     
  廣韻  古行切  集韻    韻會  居行切  正韻  古衡切,𠀤音庚。書·益稷  乃賡載歌。
 傳  賡,續也。
 又  集韻  居孟切,庚去聲。義同。
 又  說文  古文續字。註詳糸部十五畫。
 
 
 
 《論壇交流》 
 | 
| |   | 郠 |  | 
 部首:邑
 部首筆畫:7
 部外筆畫:7
 總筆畫:14
 拼音:gěng
 注音:ㄍㄥˇ
 倉頡:MKNL
 统一碼:90E0
 卷別:〈酉集下〉
 同文書局本:1272頁,第5字 按此查閱
  武英殿本:6090頁,第3字 按此查閱
  國語辭典:按此查閱
  网典:按此查閱
     
  唐韻    集韻  𠀤古杏切,音梗。說文  琅邪莒邑。
 左傳·昭十年  季平子伐莒取郠。
 
 
 
 《論壇交流》 
 | 
| |   | 𩂼 |  | 
 部首:雨
 部首筆畫:8
 部外筆畫:7
 總筆畫:15
 拼音:gěng
 注音:ㄍㄥˇ
 倉頡:MBMLK
 统一碼:290BC
 卷別:〈戌集中〉
 同文書局本:1374頁,第13字 按此查閱
  武英殿本:6573頁,第2字 按此查閱
  國語辭典:按此查閱
  网典:按此查閱
     
  集韻  古杏切,音梗。雲貌。
 
 
 《論壇交流》 
 | 
| |   | 𩜣 |  | 
 部首:食
 部首筆畫:9
 部外筆畫:8
 總筆畫:17
 拼音:gēng
 注音:ㄍㄥ
 倉頡:OITJD
 统一碼:29723
 卷別:〈備考 戌集〉
 同文書局本:1626頁,第27字 按此查閱
  武英殿本:7712頁,第15字 按此查閱
  國語辭典:按此查閱
  网典:按此查閱
     
  海篇  音羹。
 
 
 《論壇交流》 
 | 
| |   | 骾 |  | 
 部首:骨
 部首筆畫:10
 部外筆畫:7
 總筆畫:17
 拼音:gěng
 注音:ㄍㄥˇ
 倉頡:BBMLK
 统一碼:9ABE
 卷別:〈亥集上〉
 同文書局本:1449頁,第29字 按此查閱
  武英殿本:6934頁,第4字 按此查閱
  國語辭典:按此查閱
  网典:按此查閱
     
  唐韻    集韻    韻會  𠀤古杏切,音梗。說文  食骨留咽中也。
 註  徐鍇曰:古有骨骾之臣,遇事敢刺骾,不從俗也。
 晉書·崔洪傳  骨骾不同於物。
 集韻  通作鯁。
 
 
 
 《論壇交流》 
 | 
| |   | 𩱁 |  | 
 部首:鬲
 部首筆畫:10
 部外筆畫:8
 總筆畫:18
 拼音:gēng
 注音:ㄍㄥ
 倉頡:TCMRB
 统一碼:29C41
 卷別:〈備考 亥集〉
 同文書局本:1627頁,第59字 按此查閱
  武英殿本:7717頁,第12字 按此查閱
  國語辭典:按此查閱
  网典:按此查閱
     
  五音篇海  與羹同。
 
 
 《論壇交流》 
 | 
| |   | 𩱧 |  | 
 部首:鬲
 部首筆畫:10
 部外筆畫:16
 總筆畫:26
 拼音:gēng
 注音:ㄍㄥ
 倉頡:NNMRB
 统一碼:29C67
 卷別:〈亥集上〉
 同文書局本:1460頁,第15字 按此查閱
  武英殿本:6986頁,第7字 按此查閱
  國語辭典:按此查閱
  网典:按此查閱
     
  唐韻    集韻  𠀤古行切,音庚。說文  五味香羹也。或省作𩱋。或省作𢑌。小篆作羹。詳羊部羹字註。
 
 
 
 《論壇交流》 
 | 
| |   | 䱍 | 简化字:𬶊 | 
 部首:魚
 部首筆畫:11
 部外筆畫:6
 總筆畫:17
 拼音:gèng
 注音:ㄍㄥˋ
 倉頡:NFMBM
 统一碼:4C4D
 卷別:〈亥集中〉
 同文書局本:1470頁,第1字 按此查閱
  武英殿本:7040頁,第1字 按此查閱
  國語辭典:按此查閱
  网典:按此查閱
     
  廣韻  古鄧切  集韻  居鄧切,𠀤音亙。與䱭同。史記·司馬相如傳  䱍䲛螹離。
 註  郭璞曰:䱍䲛,鮪也。李奇云:周洛曰鮪,蜀曰䱍䲛。出鞏山穴中,三月遡河上,能度龍門之限則爲龍矣。
 
 
 
 《論壇交流》 
 | 
| |   | 鯁 | 简化字:鲠 | 
 部首:魚
 部首筆畫:11
 部外筆畫:7
 總筆畫:18
 拼音:gěng
 注音:ㄍㄥˇ
 倉頡:NFMLK
 统一碼:9BC1
 卷別:〈亥集中〉
 同文書局本:1471頁,第6字 按此查閱
  武英殿本:7045頁,第4字 按此查閱
  國語辭典:按此查閱
  网典:按此查閱
     
  唐韻    集韻    韻會  𠀤古杏切,梗去聲。說文  本作𩹐,魚骨。
 廣韻  刺在喉。
 儀禮·公食大夫禮註  乾魚近腴,多骨鯁。
 前漢·賈山傳  祝鯁在後。
 又  廣韻  骨鯁蹇諤之臣。
 後漢·來歙傳  太中大夫段襄骨鯁,可任。
 註  骨鯁,喩正直也。
 又  淮南子·地形訓  蛟龍生鯤鯁。
 又與梗同。
 後漢·殷熲傳  至今爲鯁。
 註  與梗同。
 又  集韻  居孟切,音賡。義同。
 
 
 
 《論壇交流》 
 | 
| |   | 䱭 | 简化字:𱈇 | 
 部首:魚
 部首筆畫:11
 部外筆畫:9
 總筆畫:20
 拼音:gèng
 注音:ㄍㄥˋ
 倉頡:NFPMM
 统一碼:4C6D
 卷別:〈亥集中〉
 同文書局本:1474頁,第4字 按此查閱
  武英殿本:7058頁,第6字 按此查閱
  國語辭典:按此查閱
  网典:按此查閱
     
  唐韻  古恆切  集韻  居曾切,𠀤音緪。說文  鯍也。
 前漢·司馬相如傳  䱭䲛漸離。
 註  周洛曰鮪,蜀曰䱭䲛。
 又  集韻    韻會  𠀤居鄧切,音亙。義同。或作䱍。
 
 
 
 《論壇交流》 
 | 
| |   | 鶊 | 简化字:鹒 | 
 部首:鳥
 部首筆畫:11
 部外筆畫:8
 總筆畫:19
 拼音:gēng
 注音:ㄍㄥ
 倉頡:IOHAF
 统一碼:9D8A
 卷別:〈亥集中〉
 同文書局本:1493頁,第24字 按此查閱
  武英殿本:7148頁,第1字 按此查閱
  國語辭典:按此查閱
  网典:按此查閱
     
  廣韻  古行切  集韻    韻會  居行切  正韻  古衡切,𠀤音庚。鶬鶊,鳥名。大於鴝鵒,毛黃色,羽及尾黑色相閒,雌雄雙飛,鳴音如織機聲。一作倉庚。爾雅·釋鳥  倉庚,鵹黃也。
 禮·月令  仲春倉庚鳴。
 正字通  倉庚,黃鸝也。雙飛相麗,曰黃鸝。以黃色黑章曰黧黃,以鳴嚶嚶曰黃鶯。詩疏云:或謂之黃栗留,或謂之黃袍。詩豳風:倉庚于飛,熠燿其羽。揚子方言:齊人謂之搏黍,冬藏谷中,二月始鳴。荆州志:農人冬月於田中掘二三尺,得土堅圓如卵,破之則鳥在焉,無復羽毛,春始生羽,破土而出。
 又山海經云:黃鳥,食之不妒。
 
 
 
 《論壇交流》 
 | 
| |   | 𣆳 |  | 
 部首:日
 部首筆畫:4
 部外筆畫:7
 總筆畫:11
 拼音:gěng
 注音:ㄍㄥˇ
 倉頡:AMLK
 统一碼:231B3
 卷別:〈辰集上〉
 同文書局本:495頁,第26字 按此查閱
  武英殿本:2363頁,第2字 按此查閱
  國語辭典:按此查閱
  网典:按此查閱
     
  集韻  古杏切,音梗。日光也。玉篇  日高也。
 
 
 
 《論壇交流》 
 | 
| |   | 亙 |  | 
 部首:二
 部首筆畫:2
 部外筆畫:4
 總筆畫:6
 拼音:gèng
 注音:ㄍㄥˋ
 倉頡:MBM
 统一碼:4E99
 卷別:〈子集上〉
 同文書局本:87頁,第7字 按此查閱
  武英殿本:370頁,第1字 按此查閱
  國語辭典:按此查閱
  网典:按此查閱
     
  正字通  同𠄣。月弦也。◎按  說文·木部  𣘰,竟也。古文作𠄭,从二从舟。二部,𢛢,常也。从心从舟,在二之閒。獨恒字古文作𠄨,註从月。  詩·小雅  如月之恆。據此則去聲亙从舟竟岸,本義也。平聲恆从心亙聲,訓常,本義也。  詩  如月之恆,先儒以爲月上弦而就盈,取漸進之義,此借義也。讀去聲者亙字,加心轉平聲者恆字,形變音變,義因之而變,不相蒙也。謂恆从舟,亦从月,兩存備考可也,必存𠄣廢亙,  正字通  之誤也。欲存亙廢𠄣,遂謂  詩  如月之恆,恆當作亙,譌加心作恆。心部恆註謂  詩  不當將亙字譌借恆,則誤甚矣。又  集韻  㮓字古文又作𣍭,則从舟又从月矣。存以備考。
 
 
 
 《論壇交流》 
 | 
| |   | 刯 |  | 
 部首:刀
 部首筆畫:2
 部外筆畫:6
 總筆畫:8
 拼音:gēng
 注音:ㄍㄥ
 倉頡:MMLN
 统一碼:522F
 卷別:〈子集下〉
 同文書局本:138頁,第35字 按此查閱
  武英殿本:641頁,第2字 按此查閱
  國語辭典:按此查閱
  网典:按此查閱
     
  集韻  居曾切,亙平聲。剖也。
 
 
 《論壇交流》 
 | 
| |   | 𠡣 |  | 
 部首:力
 部首筆畫:2
 部外筆畫:7
 總筆畫:9
 拼音:gěng
 注音:ㄍㄥˇ
 倉頡:MKKS
 统一碼:20863
 卷別:〈備考 子集〉
 同文書局本:1587頁,第51字 按此查閱
  武英殿本:7572頁,第10字 按此查閱
  國語辭典:按此查閱
  网典:按此查閱
     
  海篇  音便。
 
 
 《論壇交流》 
 | 
| |   | 埂 |  | 
 部首:土
 部首筆畫:3
 部外筆畫:7
 總筆畫:10
 拼音:gěng
 注音:ㄍㄥˇ
 倉頡:GMLK
 统一碼:57C2
 卷別:〈丑集中〉
 同文書局本:229頁,第18字 按此查閱
  武英殿本:1068頁,第5字 按此查閱
  國語辭典:按此查閱
  网典:按此查閱
     
  廣韻  古行切  良韻  居行切,𠀤音庚。說文  秦晉謂坑爲埂。
 又  廣韻    集韻    類篇  𠀤古杏切,音綆。
 倉頡篇  小坑也。
 
 
 
 《論壇交流》 
 | 
| |   | 堩 |  | 
 部首:土
 部首筆畫:3
 部外筆畫:9
 總筆畫:12
 拼音:gèng
 注音:ㄍㄥˋ
 倉頡:GPMM
 统一碼:5829
 卷別:〈丑集中〉
 同文書局本:233頁,第26字 按此查閱
  武英殿本:1087頁,第5字 按此查閱
  國語辭典:按此查閱
  网典:按此查閱
     
  廣韻    集韻    韻會  𠀤居鄧切,音亙。博雅  道也。
 禮·曾子問  葬引至于堩。
 又  儀禮·旣夕  唯君命止匛于堩。
 本作堩。俗从舟作堩。別作堩。堩,从恆(𢛢)。堩,从土从忄从𠄨。𡍷,重码字。
 
 
 
 《論壇交流》 
 | 
| |   | 𡩃 |  | 
 部首:宀
 部首筆畫:3
 部外筆畫:9
 總筆畫:12
 拼音:gěng
 注音:ㄍㄥˇ
 倉頡:JPMM
 统一碼:21A43
 卷別:〈寅集上〉
 同文書局本:289頁,第12字 按此查閱
  武英殿本:1366頁,第1字 按此查閱
  國語辭典:按此查閱
  网典:按此查閱
     
  集韻  孤等切,音緪。𡬌𡩃,癡也。
 
 
 《論壇交流》 
 | 
| |   | 峺 |  | 
 部首:山
 部首筆畫:3
 部外筆畫:7
 總筆畫:10
 拼音:gěng
 注音:ㄍㄥˇ
 倉頡:UMLK
 统一碼:5CFA
 卷別:〈寅集中〉
 同文書局本:312頁,第11字 按此查閱
  武英殿本:1485頁,第7字 按此查閱
  國語辭典:按此查閱
  网典:按此查閱
     
  集韻  古杏切,音梗。礙也。正字通  俗硬字。集韻硬或作峺,不必从字彙峺硬分爲二。
 
 
 
 《論壇交流》 
 | 
| |   | 庚 |  | 
 部首:广
 部首筆畫:3
 部外筆畫:5
 總筆畫:8
 拼音:gēng
 注音:ㄍㄥ
 倉頡:ILO
 统一碼:5E9A
 卷別:〈寅集下〉
 同文書局本:344頁,第22字 按此查閱
  武英殿本:1650頁,第8字 按此查閱
  國語辭典:按此查閱
  网典:按此查閱
     
  唐韻  古行切  集韻    韻會  居行切  正韻  古衡切,𠀤音賡。集韻  庚,十干名也。
 說文  庚位西方,象秋時萬物庚庚有實也。
 爾雅·釋天  太歲在庚曰上章。
 又  月在庚曰窒。
 釋名  庚,剛也,堅强貌也。
 又  玉篇  庚猶更也。
 易·巽卦  先庚三日,後庚三日吉。
 本義  庚,更也。事之變也。先庚三日,丁也。後庚三日,癸也。丁所以丁寧於其變之前,癸所以揆度於其變之後。
 又長庚,星名。
 詩·小雅  東有啓明,西有長庚。
 傳  日出,明星爲啓明。日旣入,謂明星爲長庚。庚,續也。
 詩緝  夾漈鄭氏曰:啓明金星,長庚水星。金在日西,故日將出,則東見。水在日東,故日將沒,則西見。實二星也。
 後漢·馬融傳  曳長庚之飛髾。
 註  長庚,卽太白星。
 又  左傳·哀十三年  若登首山以呼曰庚癸乎,則諾。
 註  軍中不得出糧,故爲私隱。庚,西方,主穀。癸,北方,主水。
 又年齒亦曰庚。
 墨客揮犀  文彥博居洛日,年七十八,與和昫司馬旦席,汝言爲同庚會,各賦詩一首。
 又  癸辛雜識  張神鑒瞽而慧,每談一命,則旁引同庚者數十,皆歷歷可聽。
 又  前漢·文帝紀  大橫庚庚。
 註  師古曰:庚庚,橫貌也。
 又  集韻  道也。
 詩序  由庚萬物得由其道也。
 左傳·成十八年  塞夷庚。
 註  吳晉往來之要道。
 又  廣韻  償也。
 禮·檀弓  季子臯葬其妻犯人之禾,申詳以告曰:請庚之。
 又  隋書·律曆志  夷則一部二十七律。一曰和庚。
 又姓。
 唐韻  唐有太常博士庚季良。
 又庚桑,複姓。
 莊子·庚桑楚註  楚名。庚桑,姓也。
 又六庚,天獸名。
 太公·隂謀  六庚爲白獸,在上爲客星,在下爲害氣。
 又倉庚,鳥名。
 爾雅·釋鳥  倉庚,商庚。
 註  卽鵹鳥也。
 詩·豳風  倉庚于飛,熠燿其羽。
 又盜庚,草名。
 爾雅·釋草  蕧,盜庚。
 註  旋蕧似菊。
 本草  旋蕧一名盜庚。夏開黃花,盜竊金氣也。
 
 
 
 《論壇交流》 
 | 
| |   | 𢙾 |  | 
 部首:心
 部首筆畫:4
 部外筆畫:7
 總筆畫:11
 拼音:gěng
 注音:ㄍㄥˇ;
 倉頡:PMLK
 统一碼:2267E
 卷別:〈卯集上〉
 同文書局本:387頁,第24字 按此查閱
  武英殿本:1853頁,第1字 按此查閱
  國語辭典:按此查閱
  网典:按此查閱
     
  集韻  古杏切,音梗。恨也。
 
 
 《論壇交流》 
 | 
| |   | 𢞚 |  | 
 部首:心
 部首筆畫:4
 部外筆畫:10
 總筆畫:14
 拼音:gěng
 注音:ㄍㄥˇ
 倉頡:SFP
 统一碼:2279A
 卷別:〈卯集上〉
 同文書局本:397頁,第2字 按此查閱
  武英殿本:1895頁,第2字 按此查閱
  國語辭典:按此查閱
  网典:按此查閱
     
  集韻  古幸切,音耿。憂也。
 
 
 《論壇交流》 
 | 
| |   | 挭 |  | 
 部首:手
 部首筆畫:4
 部外筆畫:7
 總筆畫:11
 拼音:gěng
 注音:ㄍㄥˇ
 倉頡:QMLK
 统一碼:632D
 卷別:〈卯集中〉
 同文書局本:431頁,第25字 按此查閱
  武英殿本:2062頁,第3字 按此查閱
  國語辭典:按此查閱
  网典:按此查閱
     
  唐韻    集韻    韻會    正韻  𠀤古杏切,音梗。攪也,撓也。與梗音同義別。本作𢯬。
 
 
 《論壇交流》 
 | 
| |   | 𥉔 |  | 
 部首:目
 部首筆畫:5
 部外筆畫:10
 總筆畫:15
 拼音:gěng
 注音:ㄍㄥˇ
 倉頡:SFBU
 统一碼:25254
 卷別:〈午集中〉
 同文書局本:815頁,第1字 按此查閱
  武英殿本:3894頁,第3字 按此查閱
  國語辭典:按此查閱
  网典:按此查閱
     
  廣韻    集韻  𠀤古幸切,音耿。𥉔䁅,有餘視也。詳䁅字註。
 
 
 《論壇交流》 
 | 
| |   | 𣈶 | 简化字:暅 | 
 部首:日
 部首筆畫:4
 部外筆畫:9
 總筆畫:13
 拼音:gèng
 注音:ㄍㄥˋ
 倉頡:APMM
 统一碼:23236
 卷別:〈辰集上〉
 同文書局本:497頁,第34字 按此查閱
  武英殿本:2373頁,第3字 按此查閱
  國語辭典:按此查閱
  网典:按此查閱
     
  廣韻  况晚切  集韻  火遠切,𠀤音咺。晅或作𣉖、𣈶。玉篇  乾燥也。
 易·繫辭  日以晅之。
 釋文  晅,乾也。本又作𣈶。
 又  集韻  居鄧切,音亙。
 博雅  曝也。
 
 
 
 《論壇交流》 
 |